美國大學排名有很多種,常見的有QS排名,泰晤士報排名,USNEWS排名,在美國眾多機構對大學的排名中,USNEWS在每年8月份發(fā)布是美國大學排名無疑是有影響力的一項。我們通常所說的“綜合排名”其實就是指的USNEWS給美國大學做的排名。通常來說,USNEWS的評判標準一般參考以下七點要素:
同行評議,占25%的比例
USNEWS的同行評議是排行榜里分量重的一個指標,主要考核學校的學術水平,評議人由有發(fā)言權的大學的校長、教務長和招生主任擔當。每個評議人都握有對各學校打1~5分的權利。不過,縱使閱校無數(shù),他們也不可能對美國上千所大學都了如指掌。所以,同行評議其實主要是來自于一般的印象,大學的名氣可能會對他們的判斷產(chǎn)生影響。
新生留校率,占20%的比例
新生留校率主要是指學生在大一結束后,第二學期開學是否還留在本校,并且直到畢業(yè)的概率。新生留校的比例越高,得分越高。但事實上,新生留校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指標,第二年開學沒有留下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:可能是成績不良被勸退,也有可能是“蓄謀”已久,入學前就準備“跳槽”到其他學校。
畢業(yè)率,占5%的比例
大學畢業(yè)率指的是學生在6年之內(nèi)順利完成大學本科學習并且畢業(yè)的比例。不能畢業(yè)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掛科,比如學校要求高,但不論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學生的“不畢業(yè)”,我們都不能單一的將畢業(yè)率作為判定一個學校好壞的根據(jù)。畢業(yè)率較低的大學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為88%,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為72%。它們都因為治學嚴謹而被扣了分。
教師資源,占20%的比例
教師資源占全部比例的20%,這項排名由6個參數(shù)組成:每班學生小于20人的比例(占30%),每班學生大于50人的比例(占10%),教授薪水福利(占35%),教授的高學位的比例(占15%),教授與學生的比例(占5%)以及全職教授的比例(占5%)。這個指標主要反映出:如果學校的教授人數(shù)少,這個學校的排名就會降低。但是對大多數(shù)學生而言,自己所學專業(yè)的名教授多,對自己才有意義,其他學院的教授與好壞自己又有何關系?
學生錄取標準,占15%的比例
學生錄取標準包括三項指標,分別是被錄取學生的SAT或ACT的成績(占50%)、學生在高中的年級排名(占40%)和錄取率(占10%)。SAT或ACT的成績占這個項目的一半,即擁有7.5%的權重。由此可以想象,為了提高學校的排名,各所大學都會努力招收SAT成績高的學生。
校友捐贈率,占5%的比例
校友捐贈雖只占排名的5%比重,但它直接或間接的表現(xiàn)出了校友對于母校的認可程度,也會影響到資金來源,學生錄取標準,師資等比重,所以在其他方面均等的條件下,公立大學的排名會低于私立大學。
財政資源占,10%的比例
學生入學后,學校對于每個學生的教育投入可以表現(xiàn)出大學的財政資源。USNEWS對這個項目進行精確的計算,包括各校在每個學生身上所花費的聘請教授進行教學、研究、學生服務以及相關的年度教育開支。
這個綜合排名到底值不值得參考?前提是你是否很在意這個排名參考的這幾項因素。在這里,建議大家,在選擇學校的過程中,可以參考綜合排名,但是不能局限于綜合排名,因為我們在選擇一所學校的過程中,每個家庭考慮的因素都不一樣。
如果你希望能去一個交通便利,就業(yè)方便的學校,那就應該選擇東西海岸大城市周邊大學;如果你希望去一個消費比較低廉,民風淳樸的學校,就應該考慮中部地區(qū)的一些著名大學。如果對專業(yè)目標非常明確,比如就希望學習工程,那就要充分考慮一下這所學校在感興趣的領域的知名度,以及能提供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;如果你偏向于視覺藝術方面的專業(yè),那可能就需要同時考慮綜合大學和專門的藝術學校。
總之,每個家庭在擇校過程中,都應該列舉出自己你們在意的因素,然后根據(jù)這些因素,在專業(yè)的老師指導下,科學的選擇要申請的學校,切忌盲目追求排名。
以上即為美國大學USNEWS排名的評判標準的介紹,想了解更多出國留學資訊,歡迎聯(lián)系美嘉教育導師。
美嘉教育官方微信
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公眾微信號 meijiaedu 相信專家的力量!美嘉教育官方微博
掃描左側二維碼或添加官方微博美 嘉教育 相信專家的力量!